Organhaus-ASAP2013奥地利中国艺术项目:DAZIBAO大字报

所处情境的潜力,城市的潜力,生活在城市或乡村结构中的人们的潜力。我们无法预测将会被发现,也无法预测什么会被提升至表面。通常的操作方式是带着期望的结论进入情境,并相应地行动,接受失败,而不希望有遗憾甚至后悔。从理论,到练习,到计划最后执行。这不是我们想要地方式。取而代之的是,我们承认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我们的目标是解读和融入实际的情境。通过不可见的方式从内部观察所处的情境。此次展览设有5个起始点: 1、室内空间装置,2、室内墙纸,3、室外墙面作品,以及4、室外公共区域内的现场性装置以及5涉及“公共空间”使用的工作坊。2013的展览将走出展览空间与城市空间相连接。不管是作为延续性的墙面展示还是现场性装置,艺术家们都将把他们和自己的作品融入到开放的公共空间中。自2012年起,由于艺术使馆逐渐将公共空间作为他们稳固的兴趣点,我们认为艺术家应该强调“共同性” ,而“共同性”涉及我们所有人可得到的文化及自然资源;艺术家不应该让城市的显性美学被广告者或建筑师所主宰。
这个空间将被如同3D笔触一样的结构,一笔笔地被建构起来。第一天,观众就可以看到这个展览的设置,这个空间结构的设置以及悬挂的艺术作品。四周的墙面作为呈现整个展览语境的索引,张贴和艺术作品相关的包含文字及图片的数码印刷品。而参观者可以留下注释或者发送图像,它们同样和展示的作品相关联。装置和墙面贴纸都会继续被带到下一个展示空间进行再创作。
这个空间将被如同3D笔触一样的结构,一笔笔地被建构起来。第一天,观众就可以看到这个展览的设置,这个空间结构的设置以及悬挂的艺术作品。四周的墙面作为呈现整个展览语境的索引,张贴和艺术作品相关的包含文字及图片的数码印刷品。而参观者可以留下注释或者发送图像,它们同样和展示的作品相关联。装置和墙面贴纸都会继续被带到下一个展示空间进行再创作。
大字报和红包
我们寓意性地提及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中国的公共展示传统,叫做“大字报”。这种巨大的手工书法性的墙纸包含了信息,符号,甚至宣传某种意识形态的图画。今天,一种相似的书法性的标语仍遍布全中国,我们把它叫做横幅。它们通常由红色布料制成,其上是白色或红色的文字。2008年,奥地利艺术家拉罗麦伊尔第一次在成都使用横幅作为了他的公共艺术作品。之后,他的作品于2009年在第一个ASAP展览“米饭”中展出。展览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我们找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公共展示是巨大的“宣传海报墙”,它将在建的房产项目围起来,大都是通过相似的画面展示的城市天堂。红包就是非常出名的“红色信封”它们连接着庆祝和腐败,它们也关系到快乐和金钱。红色信封的仪式在亚洲人人皆知,也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
城市与乡村
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概念就在这两个结构之间徘徊。我们不确定背后到底有什么力量在驱使。供给人民,从地产中获益,提供监管性的扶持,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70%的人口将居住在大城市中?那也意味着70%的消费者将推动国内的经济。那艺术家,音乐家,电影人,作家,诗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变得不宜人居。细微颗粒物指数已达到200-800。2013年,在污染的空气或催泪云雾中,口罩成了新的时尚用品。农民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而转移到了大城市中,生活在大房子里,并且在工厂里换班工作。
我们寓意性地提及了一个几乎被遗忘的中国的公共展示传统,叫做“大字报”。这种巨大的手工书法性的墙纸包含了信息,符号,甚至宣传某种意识形态的图画。今天,一种相似的书法性的标语仍遍布全中国,我们把它叫做横幅。它们通常由红色布料制成,其上是白色或红色的文字。2008年,奥地利艺术家拉罗麦伊尔第一次在成都使用横幅作为了他的公共艺术作品。之后,他的作品于2009年在第一个ASAP展览“米饭”中展出。展览位于北京798艺术区。我们找到的另一个重要的公共展示是巨大的“宣传海报墙”,它将在建的房产项目围起来,大都是通过相似的画面展示的城市天堂。红包就是非常出名的“红色信封”它们连接着庆祝和腐败,它们也关系到快乐和金钱。红色信封的仪式在亚洲人人皆知,也在日常生活中被使用。
城市与乡村
当今社会和文化的概念就在这两个结构之间徘徊。我们不确定背后到底有什么力量在驱使。供给人民,从地产中获益,提供监管性的扶持,或者说在不久的将来70%的人口将居住在大城市中?那也意味着70%的消费者将推动国内的经济。那艺术家,音乐家,电影人,作家,诗人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已经变得不宜人居。细微颗粒物指数已达到200-800。2013年,在污染的空气或催泪云雾中,口罩成了新的时尚用品。农民失去了他们的土地而转移到了大城市中,生活在大房子里,并且在工厂里换班工作。
从ASAP到TEoTA
从室内展览到室外展览,我们将展示2013年对外征集并策划的艺术家作品。此外我们选择了过往ASAP展览中的部分作品,并通过这些在中国有限时间内驻留的艺术家们所做的作品,来呈现一个历史性的语境。2009年,ASAP设立于北京。主要的资源是通过维也纳的奥地利艺术教育及文化局主办的国际驻留项目前来的奥地利艺术家。每年有大约12位奥地利艺术家来中国,并和ASAP合作。ASAP在2009,2010,2011为年轻艺术家举办了综合性的展览,大部分都是以比较传统的形式呈现。2012年,我们第一次决定注重展览的形式,并进入公共空间。随后,我们便建立了“艺术使馆”(TEoTA)这样一个跨国籍跨媒介的平台。如今,中澳艺术项目开始和“艺术使馆”合作。艺术使馆是公共的,移动的。艺术使馆的展览概念源自两个术语:红包(红色信封)和大字报(文字横幅);以及两种展览形式:在重庆器.Haus艺术空间的室内展览和重庆的户外展览。我们在颠覆红包和大字报的同时也保留它的原始意义,将他们转换和延伸到当代的形式中。这代表了策展人的主要观念框架。红包和大字报都需要浮出公共的水面。今年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展示的是那些最能震撼这些驻留在中国的这些艺术家的东西:他们的兴奋,误解,他们的个人评论,他们的主观视角,他们向天真无邪的转化,他们对异国情调的浪漫采集,他们输入的操控性的预设。
从室内展览到室外展览,我们将展示2013年对外征集并策划的艺术家作品。此外我们选择了过往ASAP展览中的部分作品,并通过这些在中国有限时间内驻留的艺术家们所做的作品,来呈现一个历史性的语境。2009年,ASAP设立于北京。主要的资源是通过维也纳的奥地利艺术教育及文化局主办的国际驻留项目前来的奥地利艺术家。每年有大约12位奥地利艺术家来中国,并和ASAP合作。ASAP在2009,2010,2011为年轻艺术家举办了综合性的展览,大部分都是以比较传统的形式呈现。2012年,我们第一次决定注重展览的形式,并进入公共空间。随后,我们便建立了“艺术使馆”(TEoTA)这样一个跨国籍跨媒介的平台。如今,中澳艺术项目开始和“艺术使馆”合作。艺术使馆是公共的,移动的。艺术使馆的展览概念源自两个术语:红包(红色信封)和大字报(文字横幅);以及两种展览形式:在重庆器.Haus艺术空间的室内展览和重庆的户外展览。我们在颠覆红包和大字报的同时也保留它的原始意义,将他们转换和延伸到当代的形式中。这代表了策展人的主要观念框架。红包和大字报都需要浮出公共的水面。今年展览中的艺术作品展示的是那些最能震撼这些驻留在中国的这些艺术家的东西:他们的兴奋,误解,他们的个人评论,他们的主观视角,他们向天真无邪的转化,他们对异国情调的浪漫采集,他们输入的操控性的预设。
红包
《瓷绘般的钴蓝》,Olga Alexopoulo绘图,黑白8毫米影片由Ruth Anderwald and Leonhard Grond拍摄;《现实的虚假幻影》,媒体装置及行为,Allen Au, Lukas Birk, Karel Dudesek;《恐慌建筑师规划的趋于毁灭的房屋市场》,绘画,Lucia Dellefant;《重历史重定:出租的庭院和梅梅的复仇》,digital ready-mades by Karel Dudesek;五个有关中国基基督教农民社区的未剪辑的记录影像,李刚;《时尚品牌LV图案包裹的拆房区域》,墙纸,Marlene Haderer;《公共空间的白墙上数百个挂钩》,装置,Killian Immervoll;《搜寻更多财富的个体》,摄影,Gregory Eddi Jones;《脉动》,影像,Piotr Kotlicki;《《全球化中的人和机器》,Ben Landau;《自然与人工》,影像拼贴,Stefan Lux;《客观化的美》,粗糙人物装置,Aurora Molina;《乡村摄影的幻觉式复制》,摄影,Matthew Niederhauser;《增大的现实和音乐》,Shannon Novak;《为重庆做人工呼吸》,建筑概念,Hao Tian,Huag HaiYang & Shi Jianwei, 《存在与完整面部摄影》
,Sora Park;《生活、离家、出国》, 影像,Bernhard Staudinger; 《小兔子打败敌人的绘画》,绘画,Clemen Stecher;
《回收的袜子变为可穿戴的时尚 》, Anita Steinwidder,摄影 Jasmin Ladenhaufen, 《世界内外间的交流技巧》,Kim Taegon;《对神奇重庆的发掘》,Célia Picard & Hannes Schreckensberger;《包围人类的大量浪费》, 行为摄影,Silvia Winkler & Stephan Koeperl;《0.25, 北京污染解决方案》, 建筑概念。 .
《瓷绘般的钴蓝》,Olga Alexopoulo绘图,黑白8毫米影片由Ruth Anderwald and Leonhard Grond拍摄;《现实的虚假幻影》,媒体装置及行为,Allen Au, Lukas Birk, Karel Dudesek;《恐慌建筑师规划的趋于毁灭的房屋市场》,绘画,Lucia Dellefant;《重历史重定:出租的庭院和梅梅的复仇》,digital ready-mades by Karel Dudesek;五个有关中国基基督教农民社区的未剪辑的记录影像,李刚;《时尚品牌LV图案包裹的拆房区域》,墙纸,Marlene Haderer;《公共空间的白墙上数百个挂钩》,装置,Killian Immervoll;《搜寻更多财富的个体》,摄影,Gregory Eddi Jones;《脉动》,影像,Piotr Kotlicki;《《全球化中的人和机器》,Ben Landau;《自然与人工》,影像拼贴,Stefan Lux;《客观化的美》,粗糙人物装置,Aurora Molina;《乡村摄影的幻觉式复制》,摄影,Matthew Niederhauser;《增大的现实和音乐》,Shannon Novak;《为重庆做人工呼吸》,建筑概念,Hao Tian,Huag HaiYang & Shi Jianwei, 《存在与完整面部摄影》
,Sora Park;《生活、离家、出国》, 影像,Bernhard Staudinger; 《小兔子打败敌人的绘画》,绘画,Clemen Stecher;
《回收的袜子变为可穿戴的时尚 》, Anita Steinwidder,摄影 Jasmin Ladenhaufen, 《世界内外间的交流技巧》,Kim Taegon;《对神奇重庆的发掘》,Célia Picard & Hannes Schreckensberger;《包围人类的大量浪费》, 行为摄影,Silvia Winkler & Stephan Koeperl;《0.25, 北京污染解决方案》, 建筑概念。 .
大字报
《一个人的大字报》,拼贴,Lukas Birk;《城市中扩散的3D大型字母》, 装置,Marienne Csaky;《再绘中国美人图》,Alice Dittmar; 《阿拉伯及中文字符在一个迷宫中溶解得不可识别》,Brennan Drury;《毛去了……:传统文字长卷轴》, 绘画,Bernhard Gwiggner;《叙事小说》,拼贴,Tina Hochkogler;《坍塌的整形美人广告》, 《找到树后隐藏的东西》, 摄影,Ulrike Johansen; 《倒塌房屋中的身体整体》, 摄影,Liu Tao,《准备就绪的全球化市场被过去的阴影笼罩》, 绘画,Anton Petz, 《有一张嘴,能看能听却不能说的人的肖像》,Min Jisook;《把肮脏的长江和嘉临江画在白纸上》,绘画与行为,Letizia Werth;《电场中断所投射的色环》, 影像, Yu - Hsiang Chen.
展览由北京奥地利文化论坛,联邦艺术部,奥地利维也纳文化教育共同支持而得以举办。
Organhaus Art Space
《一个人的大字报》,拼贴,Lukas Birk;《城市中扩散的3D大型字母》, 装置,Marienne Csaky;《再绘中国美人图》,Alice Dittmar; 《阿拉伯及中文字符在一个迷宫中溶解得不可识别》,Brennan Drury;《毛去了……:传统文字长卷轴》, 绘画,Bernhard Gwiggner;《叙事小说》,拼贴,Tina Hochkogler;《坍塌的整形美人广告》, 《找到树后隐藏的东西》, 摄影,Ulrike Johansen; 《倒塌房屋中的身体整体》, 摄影,Liu Tao,《准备就绪的全球化市场被过去的阴影笼罩》, 绘画,Anton Petz, 《有一张嘴,能看能听却不能说的人的肖像》,Min Jisook;《把肮脏的长江和嘉临江画在白纸上》,绘画与行为,Letizia Werth;《电场中断所投射的色环》, 影像, Yu - Hsiang Chen.
展览由北京奥地利文化论坛,联邦艺术部,奥地利维也纳文化教育共同支持而得以举办。
Organhaus Art Space